1. 关键原理和热传导提升改变热传导体制:根据挥发段消化吸收烟尘发热量、冷疑段释放出来发热量至水和气体,产生热蒸汽参数循环系统,将边界层环境温度保持在高质量(避开酸露点),防止低温腐蚀并高效率回收利用余热回收。总体复合相变换热器设计使遇热面壁思过温梯度方向保持在±2℃之内,降低热传导摩擦阻力,提高热
400~600℃的高温烟气中的热不应该视为余热,这是一种高品味的热能,在考虑这种高品位热能的回收利用时,首先应该用它产生蒸汽作为动力用(例如余热锅炉)。使烟气温度下降到作动力用不合适时,再作予热空气及给水或某种工艺的加热用,做到能尽其用才算合理。要用这些高温烟气去加热低温的空气或给水,不仅造成热能品
热管换热器的管束管道的联接方案,因具体条件和要求而不同。此外,热管管束可以串联或并联应用,考虑的因素是:(1)在迎风面上的流速分配应尽量均匀,因而要采用具有一定锥度的渐缩段或渐放段作为联接管路。(2)废气排气口与给气进气口要尽量远一些,不要造成排气的再循环。(3)要考虑除灰和检修的方便。(4)要照顾
1. 使温度均一。利用热管恒温的特点,可以用于各种宇宙飞行器的热控制,以及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恒温加热炉。2. 使热源和冷源分开。如各种电子设备的散热,需要将电子设备的废热传递到一定距离后散失掉。尤其是应用于食品、医药、陶瓷等方面无污染现象,保证质量。3. 热流密度变换。热
热管换热器与传统的换热设备比较,有下列几方面优点:1. 传热系数高。尤其对气—气型换热,热管外部可以很方便地采用扩展表面,使传热显著增强。例如,气—气型热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比列管式换热器可高出5-10倍。2. 传热温差大。因为热管换热器可以实现纯粹的逆流换热,因而具有较大的传热温
由热管元件组成的换热设备叫热管换热器。在余热回收系统中,在太阳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中,在各种电子/电器设备的冷却散热中,热管往往不是以单支元件的形式应用的,而是由若干支、甚至几十支、几百支热管组合起来应用的。也就是说,热管换热器是其主要应用形式。热管换热器在热管的应用中占主导的地位。现在已开发了
热管工作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1) 外部热源对热管蒸发段加热。热量由管壁外面依次传给管壁→包含液体的吸液芯;(2) 液体温度上升,液面上产生蒸发、汽化,热以潜热形式传给蒸汽;(3) 随着温度上升,饱和蒸汽压力也上升,因而,蒸汽在压力差作用下,由蒸汽通路流过,流向温度和压
热管是由管壳、内衬在管内壁上的吸液芯和传热工质组成的一个有一定真空的封闭系统,如图1-1所示。图1-1 热管结构热管结构分为三部分:(1) 管壳(抽真空的封闭容器,可为金属和非金属);(2) 管芯(又称吸液芯,金属网或沟槽等);(3) 工质(即工作流体,水,有机液体,液
1.管束应为独立的,便于整体装卸的组合体。2 .管束的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长、宽和高尺寸的未注公差等级应按GB/T1804的规定。 图 1 管束几何尺寸3.翅片管翅片端面距端板的间隙(δ1)应大于两倍的翅片间距,翅片管翅片距左、右管板的间距(δ2)应不大于5 mm。4.管束内框两
翅片管式换热设备分为强制对流式与自然对流式两类。1.构成范围:1.1强制对流式热交换器强制对流式换热设备由翅片管组成管束、金属结构架、动力风机与控制百叶窗构成,包括:----鼓风水平式/三角式翅片管式换热设备:管束置于动力风机排风侧的结构方式(见图1、图3);----引风水平式翅片管式换热设备:管束